冠心病是中国居民死亡和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据《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》指出,冠心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,且总疾病负担逐渐加重。统计显示,2022年该类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已超过一万元。由于冠心病的不可治愈性和逐步进展性,患者需频繁住院,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。因此,面对人口老龄化和危险因素的增加,迫切需要加强冠心病的防控措施。大部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防控的,因此,制定和完善相关防控策略,优化医疗资源配置,采取针对性的人群干预措施,将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的冠心病防控现状,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。
一、什么是冠心病?
冠心病,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,是指冠状动脉因多种原因出现粥样硬化,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,心肌因此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缺血、缺氧或坏死,严重时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。
二、冠心病的常见类型
1. 稳定型心绞痛:典型症状为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心前区或胸骨后的疼痛,疼痛范围片状分布,休息或使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。
2. 不稳定型心绞痛:疼痛更为剧烈、持续时间更长,可能在休息或睡眠时发作,需立即就医。
3. 急性心肌梗死:表现为剧烈胸痛及濒死感,常伴随大汗、恶心或呕吐,需迅速就医。
4. 无症状心肌缺血: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,容易被忽视,危险性较高。
三、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
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控因素(如年龄和家族遗传)及可控因素(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、肥胖、吸烟、饮酒、不合理饮食、缺乏运动和精神压力)。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可控因素来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。
四、如何及早识别冠心病?
1. 自我识别:心绞痛通常与活动相关,休息后缓解。若在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出现剧烈疼痛,需立即寻求医疗帮助。
2. 常规体检: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体检,以筛查潜在代谢危险因素,如血压、血脂、血糖等。
五、冠心病的防治策略
1. 药物治疗:包括抗血小板药物、降脂药和β受体阻滞剂等。
2. 手术治疗:如支架植入术和冠脉搭桥术,能恢复血流。
3. 生活方式改变:戒烟限酒,低盐低脂饮食,适当运动,保持良好心理状态。
4. 定期随访:监测血压、血糖和血脂,确保保持在合理范围内。
六、常见误区
1. 冠心病是老年病: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,越来越多年轻人受到影响。
2. 没有胸痛就不是冠心病:症状多样,不同人可能表现为乏力、气短等。
3. 冠脉造影正常就能排除冠心病:仍需关注其他潜在问题。
4. 支架或搭桥术后就“治愈”了:术后仍要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。
5. 一旦放了支架就离不开药物:无论手术与否,规范药物治疗是关键。
冠心病是可防可控的!918博天堂倡导早筛查、早干预,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,守护心脏健康。